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、中国气象局7月14日18时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:
预计,7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,华北西部和东南部、黄淮、江汉、江南北部、东北地区北部、西南地区东部、西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西部、新疆高温健康风险较高(黄色预警);
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湖北、安徽、湖南、山东、重庆、贵州、四川、新疆、甘肃、青海、内蒙古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(橙色预警),
其中,河南大部、山西中南部、陕西中北部、湖北中部、山东西部、安徽西北部、湖南中北部、新疆、甘肃东南部、宁夏中南部、青海北部、内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极高(红色预警)。
请公众及时关注预警信息变化,保持室内凉爽,避开高温时段外出,减少户外活动,保证充足饮水老人、孕妇、儿童、慢性病患者加强关注自身健康状况,如不适及时就医。户外作业者注意防暑降温。
一、较高风险区健康提示
(一)一般人群通用建议
1.保持室内凉爽,使用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,适时开窗通风,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;
2.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信息,合理调整出行时间,减少户外剧烈活动;
3.外出穿着轻便、宽松、浅色的衣服,使用防晒、防蚊虫叮咬用品;
4.主动、多次、适量饮水,保证水分充足,清淡饮食。
(二)重点人群建议
1.老人、孕妇:避开高温时段外出,减少户外活动,外出时宜有人陪伴;身体不适时,及时就医。
2.儿童:避开高温时段外出,减少户外剧烈活动,应有成人陪伴;及时补充水分。
3.心脑血管、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:避开高温时段外出,减少户外活动;宜与家人、邻里、社区保持联系;服药需遵医嘱;身体不适时,及时就医。
4.户外作业人群:合理制定户外作业安排;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;宜使用防暑降温用品,做好个人防护。
二、高风险区健康提示
(一)一般人群通用建议
1.保持室内凉爽,使用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,适时开窗通风,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;
2.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信息,避开高温时段外出,减少户外活动;
3.外出穿着轻便、宽松、浅色的衣服,使用防晒、防蚊虫叮咬用品;
4.主动、多次、适量饮水,保证水分充足,清淡饮食;大量出汗时,及时补充电解质;
5.体温高于正常时可使用冷水、冰袋、冰毛巾或沐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;
6.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多汗、心悸、皮肤灼热等中暑先兆症状时,使用解暑药品,症状严重时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。
(二)重点人群建议
1.老人、孕妇:避免外出;确需外出时,宜有人陪伴;身体不适时,及时就医。2.儿童: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,外出时宜有成人陪伴;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;及时补充水分;身体不适时,及时就医。
3.心脑血管、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:避免外出;确需外出时,宜有人陪伴;服药需遵医嘱;加强健康监测,如血压、血氧、心率等指标出现异常,或病情波动时,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。
4.户外作业人群:合理制定户外作业安排;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;宜使用防暑降温用品,做好个人防护;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,严重时应及时就医。
三、极高风险区健康提示
(一)一般人群通用建议
1.保持室内凉爽,使用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,适时开窗通风,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;
2.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信息,高温时段不宜外出;
3.外出穿着轻便、宽松、浅色的衣服,使用防晒、防蚊虫叮咬用品;
4.主动、多次、适量饮水,保证水分充足,清淡饮食;大量出汗时,及时补充电解质;
5.体温高于正常时可使用冷水、冰袋、冰毛巾或沐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;
6.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多汗、心悸、皮肤灼热等身体不适时,使用解暑药品,症状严重时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。
(二)重点人群建议
1.老人、孕妇:不宜外出;与家人、邻里、社区保持联系;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;身体不适时,及时就医。
2.儿童:不宜外出;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;及时补充水分;身体不适时,及时就医。
3.心脑血管、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:不宜外出;与家人、邻里、社区保持联系;服药需遵医嘱;加强健康监测,如血压、血氧、心率等指标出现异常,或病情波动时,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。
4.户外作业人群:合理制定户外作业安排;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;宜使用防暑降温用品,做好个人防护;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,严重时应及时就医。
(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公众号,供稿:公共卫生监测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