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孔肯雅热是怎么来的?罪魁祸首还是它——夏季灭蚊防病别大意,蚊传疾病防控要学习
来源:本站    发布日期:2025-07-18 00:00:00    阅读:81

近日,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通报,截至7月15日,该区累计报告478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。基孔肯雅热?这是个什么病,又因何而感染,大家要如何预防?鄂州疾控来为您解开这个谜团:

其实基孔肯雅热和我们耳熟能详的登革热、疟疾、乙型脑炎有很多相似之处,都是由蚊虫吸血而传播。夏季气温高,蚊虫孳生繁殖和吸血都非常活跃,传播疾病机率更高,所以说夏季灭蚊防病千万别大意。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蚊传疾病的防控知识。

01蚊子传播哪些病?

【伊蚊:黄热病、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】

特征:伊蚊是一种中小型黑色蚊种,有银白色斑纹,俗称花斑蚊,素有“白领+骨干+精英”的称号,有着卓越的飞行能力,通常只在孳生地周围50-100米内活动。

伊蚊喜欢在白天吸人和动物的血液,通常日出前后1-2小时和日落前后2-3小时,都是伊蚊的叮咬高峰。幼虫主要孳生在水培植物瓶、坛、罐、树洞、竹洞等小型清积水中。

图片1.png

疾病传播:伊蚊会传染很多疾病。

登革热: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,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。病例临床常见症状主要有高热、头痛、肌肉和关节痛,严重可危及生命。

图片2.png

基孔肯雅热:主要通过伊蚊叮咬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人而传播,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。临床以高热、关节痛/关节炎,皮疹为主要症状。

黄热病:是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。临床症状以发烧、肌肉疼痛、头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/呕吐等常见。接种黄热病疫苗可预防。

寨卡病毒病:伊蚊传播,临床症状以急性起病的发热、皮疹、头痛等,对孕妇危害大,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。

图片3.png

【库蚊:流行性乙型脑炎】

特征:库蚊俗称家蚊,室内最为常见的蚊子,体多呈黄棕色,翅上无花斑,触须短,触角与口器近等长,刺吸式口器。静止时,身体与停落面平行。

库蚊喜欢在夜间咬人吸血,幼虫主要孳生在下水道、污水沟、洼地积水等污水中。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媒介是三带喙库蚊(外号“家蚊”)的一种,三带喙库蚊兼食人和动物血。猪、牛是其主要吸血对象,形态与其它家蚊的主要区别是喙中段有一白环。

图片4.png

疾病传播:库蚊能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丝虫病等疾病。乙脑(流行性乙型脑炎)是由库蚊传播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,多见于夏秋季,主要由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,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、头痛、意识障碍、脑膜刺激征等。目前可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或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。

【按蚊:疟疾】

特征:按蚊别称疟蚊,体多呈灰色,翅有黑白花斑,刺吸式口器,停留时身体与停留面保持一角度。

中华按蚊喜欢在黎明时分攻击人类。幼虫主要孳生在稻田、荷塘、山溪等环境优雅的天然清水中;成蚊多分散躲在室外洞穴中,部分在居室、畜舍内越冬。

图片5.png

疾病传播:按蚊是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。疟疾是一种经由按蚊叮咬导致疟原虫感染的疾病,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,全身发冷、发热、多汗。我市虽然已通过消除疟疾的终审评估,但仍需要严防输入性病例。

02 如何科学防蚊?

✅ 清理积水

翻盆倒罐,清除蚊虫孳生地

图片6.png

✅ 安装纱窗/蚊帐

安全又有效

图片7.png

✅ 使用灭蚊驱蚊产品

电蚊香液、电蚊拍等

图片8.png

✅穿着浅色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暴露

✅涂抹含避蚊胺驱蚊液

✅避免在草丛、积水等蚊虫多的环境逗留

图片9.png

03 出现这些症状,请及时就医!

如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突然发热、关节痛、皮疹、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痛,明显疲乏,面、颈、胸部潮红等相关症状,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蚊虫叮咬史和可能的旅行史(特别是去过国内外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),以便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。

图片10.png

(来源:顺德疾控,供稿:公共卫生监测所)

  单位地址:湖北省鄂州市古城路86号 | 办公电话:027-60858323 | 预防接种咨询:027-60858213 | 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咨询 027-60858012 | 艾滋病防治咨询 027-60858030 | 血吸虫病防治咨询 027-60858220 | 结核病防治咨询 027-60858309

传染病疫情报告值班电话:0711-3380120

ICP备案号:鄂ICP备10020436号-1  访问人数:265655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