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广东省佛山市通报基孔肯雅热本地确诊患者已超3000例,印度以及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也出现基孔肯雅病毒大面积传播。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当前正值蚊媒活跃高峰时节,我市人员在广东省务工较多,加之暑期人员流动,面临的输入风险较高。鄂州市疾控中心提醒您:正确认识基孔肯雅热,做好防护措施。
一、什么是基孔肯雅热?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的一种疾病。
二、感染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?
基孔肯雅热潜伏期1至12天,通常3至7天。感染后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、关节痛、关节肿胀、皮疹,可伴有头痛,恶心、呕吐、纳差、腹痛、畏光,结膜充血或出血等。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,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,有患者自述疼得完全无法下地行走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婴幼儿、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)感染后风险更高,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,需特别关注预防。
三、感染了基孔肯雅热该怎么治疗?
目前,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,也没有针对性疫苗,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,比如使用退烧药缓解高烧,用止痛药减轻关节疼痛,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。
四、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?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,没有人传人迹象。阻断基孔肯雅热疾病传播的核心手段是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,预防蚊虫叮咬。生活中可以从“防蚊”和“灭蚊”两方面入手,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: (一)非必要不到疫区。对于近期计划出游的人员,出行前请及时查看旅游部门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发布的旅游提醒,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流行状况,尽量避免前往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高发地区。 (二)关注个人健康状态。家中有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人员,应开展14天个人健康监测,一旦本人、家属或密切接触者出现高热、关节痛、关节肿胀、皮疹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本人、家属或密切接触者14天内旅居史。 (三)清除蚊媒孳生环境。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及时清理家中的积水,定期倒空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等容器里的积水,从源头减少蚊子孳生地; (四)防止蚊虫叮咬。在蚊子活跃的清晨和傍晚,尽量减少户外活动,若需外出则穿长袖衣物、涂抹驱蚊剂;室内可安装纱窗、蚊帐,使用电蚊拍等物理方式防蚊。
供稿:健教所
编辑:甘 煌
校对:王 浩
复审:江光荣
终审:孙 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