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病毒介绍:
了解登革热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(DengueVirus,DENV)引起的一种急性蚊媒传染病,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虫媒疾病之一。病毒分为4种血清型(DENV-1至DENV-4),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长期免疫,但若再次感染不同型病毒,可能引发重症风险。
进入夏季以后,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,为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的滋生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。
二、全国登革热流行风险区示意图
根据媒介伊蚊分布情况和活动期长短、既往本地疫情发生情况和疫情规模等因素,将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登革热传播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、Ⅱ类、Ⅲ类、Ⅳ类地区。
Ⅰ类地区(6个)指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、既往报告本地病例较多、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省份,包括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。
Ⅱ类地区(11个)指媒介伊蚊活跃期相对较长或既往有本地病例报告、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的省份,包括上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。
Ⅲ类地区(8个)指有媒介伊蚊分布、既往未报告过本地病例,但存在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风险的省份,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辽宁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。
Ⅳ类地区(7个)指目前未监测到媒介伊蚊分布、既往未报告过本地病例的地区,包括内蒙古、吉林、黑龙江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。
三、典型症状:
患者可出现高热,并有“三红”(面部、颈部、胸部呈现潮红)、“三痛”(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及骨关节痛)症状,身上伴有皮疹。
-发热:突发高热(39-40℃),持续3-7天,伴剧烈头痛、眼眶痛;
-皮疹:发病后3-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,多见于四肢和躯干;
-出血倾向:牙龈出血、鼻衄、皮下瘀斑,严重者出现呕血、黑便; -重症预警信号:持续腹痛、呕吐、嗜睡、烦躁、四肢湿冷,可能发展为登革休克综合征(DSS),危及生命。
四、传播途径:
传播登革热的“元凶”—伊蚊
01蚊虫叮咬传播
主要媒介:白纹伊蚊(亚洲虎蚊)和埃及伊蚊。南通地区以白纹伊蚊为主,其体表黑白条纹显著,白天活动频繁,叮咬凶猛。
传播链:蚊虫叮咬感染者→蚊虫携带病毒→再叮咬健康人→传播登革热。
02本地传播风险点
输入病例引发本地流行:在境外或国内流行地区被感染的旅居人员,返回通后若被伊蚊叮咬,可能导致病毒在本地扩散;
蚊虫孳生环境:家庭及社区的积水容器(如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、闲置水桶)是伊蚊主要繁殖场所。
03高发季节与人群
季节:5-10月为流行期,7-9月达高峰;
人群:儿童、老年人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。
五、防治措施:
灭蚊防叮,阻断传播
01清除蚊虫孳生地——从源头扼杀
“翻盆倒罐”行动:
✅每周检查并清理家中积水容器,倒置花盆托盘、水桶;
✅废旧轮胎钻孔排水,闲置容器加盖或丢弃;
✅水培植物每周换水,鱼缸养鱼灭蚊幼虫。
02个人防护——远离蚊虫叮咬
居家防蚊:
✅安装纱窗、纱门,使用蚊帐;
✅室内使用电蚊拍、灭蚊灯,避免蚊香过量引发呼吸道不适。
户外防护:
✅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,喷洒含避蚊胺(DEET)的驱蚊剂;
❌避免在树荫、草丛、水池边长时间逗留(伊蚊活跃时段:日出后2小时、日落前3小时)。
03疑似感染应对指南
及时就医:若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且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登革热流行地区旅居史,立即前往发热门诊;
避免传播:发病期间应隔离居住,使用蚊帐防止蚊虫叮咬后传播他人;
不可自行用药:禁用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药物。
六、登革热健康科普核心信息
1.登革热是通过伊蚊叮咬登革病毒感染者后,再叮咬健康人进行传播,不会直接人传人。
2.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典型症状为突起发热、全身疼痛、皮疹、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,多数病例病情较轻。
3.老年人,妊娠晚期的孕妇,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者,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,以及二次感染者,感染登革病毒后出现重症的风险高。
4.登革热在东南亚、南美洲等100多个国家(地区)常年流行,我国有媒介伊蚊分布的省份存在输入病例引发本地疫情的风险。
5. 清除积水、翻盆倒罐、清理房前屋后垃圾,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并清洗根须,能有效减少伊蚊孳生地。
6.疫情高风险地区居民住所应安装纱门、纱窗和蚊帐。
7.登革热流行季清晨和傍晚外出时,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,外露的皮肤上涂抹蚊虫驱避剂。
8.一旦出现登革热疑似症状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主动告知医务人员2周内的旅居史。
9.目前全球尚无针对登革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,在我国还没有上市的登革热疫苗,登革热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,患者预后通常良好。
10.登革热是可防可控的,通过群防群控,保持环境卫生整洁,阻断蚊虫孳生,可有效控制登革病毒传播。
七、科学认知,拒绝恐慌
-登革热不通过人际直接传播,防控核心是灭蚊;
-轻症患者预后良好,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;
-清除蚊虫孳生地比灭成虫更有效,需长期坚持。
夏日炎炎,健康当先!
鄂州疾控呼吁大家:
从清理蚊虫孳生地、做好防护不被叮做起,
携手阻断登革热传播链,
守护家园平安!
供稿:健康教育所
来源:基本公卫服务宣传员朱医生(本文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)
编辑:甘 煌
校对:王 浩
复审:江光荣
终审:孙 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