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5日
是第18个“全球洗手日”
今年的主题是——
“做个洗手英雄”
洗手是最简单、最经济
最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方式
有效洗手能杀灭手部90%以上的细菌
预防疾病的传播
日常生活中
应该何时洗手?
日常生活中,触摸“易感”部位前后和接触污染物品前后都需要洗手:
👉打喷嚏及咳嗽后。
👉进食及处理食物前。
👉大小便后。
👉接触动物或家禽后。
👉其他可能接触到污染物的情形后。
日常洗手有哪些误区?
❌1.洗手时用大量洗手液:使用大量洗手液反复揉搓易损伤皮肤,给病原体侵入的机会,因此洗手液使用要适量,并不是越多越好。
❌2.只用水洗:不用肥皂或洗手液,并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,大量微生物依然会停留在手上。
❌3.盆水洗手:非流动的水是细菌滋生的温床,如果洗手时盆里的水已被污染,细菌无法冲洗干净。
❌4.戴手套代替洗手:手套有一定的渗透性,并不能完全隔绝病原体,摘下手套后务必要洗手。
正确的洗手方法
七步洗手法
七步洗手法是一种保持手部清洁,减少手部微生物的方法,可有效预防接触感染。
洗手七字口诀:内、外、夹、弓、大、立、腕。
文字版:
1.“内”: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,相互揉搓。
2.“外”: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,交换进行。
3.“夹”:掌心相对,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。
4.“弓”: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交换进行。
5.“大”: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,交换进行。
6.“立”: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,交换进行。
7.“腕”:螺旋式洗手腕,双手交替进行。
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
今天,你洗手了吗?
供稿:健康教育所
来源:广西疾控(本文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)
编辑:甘 煌
校对:王 浩
复审:江光荣
终审:孙 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