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10月20日是
世界骨质疏松日
今年的主题是
“健康体重强骨健身”
提到骨质疏松
大家会先想到
老人的“专利”
补钙和晒太阳就可以预防
但实际上
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
体重与骨骼健康的关系
体重是影响人体代谢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,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会影响骨骼健康。
低体重是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。人体在体重健康或体重适度增加时,体重与骨密度呈正相关。但体内脂肪含量过高时,会导致骨转换失衡,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,破骨细胞活性增加,从而导致骨丢失加快,增加骨质疏松风险。
如何预防
骨质疏松症?
✅1.做好体重管理
👉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膳食,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,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糖的食物。
对于低体重者,可适当增加能量摄入,包括富含优质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的食物;对于超重和肥胖者,则要控制热量摄入,避免暴饮暴食。
👉保证身体活动
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,特别是负重运动(如步行、慢跑、跳绳等)和抗阻运动(如举重、俯卧撑等)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。
👉定期监测
定期测量体重、腰围、体脂率等,了解体重变化趋势和身体脂肪、肌肉等成分的比例。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,确保体重管理的有效性和健康性。
✅2.确保营养摄入
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。
钙的来源包括食物,如奶类及其制品、大豆类及其制品、水产类、坚果、深绿色蔬菜等,也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钙剂。维生素D不仅能促进钙的吸收,还对骨骼强度、细胞生长、神经肌肉功能和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。普通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为每天20微克(800国际单位),最多不超过40微克。
🔔需要注意的是,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(如骨化二醇和骨化三醇)属于药物,需根据医嘱调整剂量。
✅3.适当晒太阳,促进维生素D合成
建议每天晒太阳20分钟左右,裸露四肢背对阳光,避免眼睛和皮肤灼伤。户外活动时间少的人群、老年人、孕妇及儿童,尤其需要注意多晒太阳。
✅4.重视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练习
通过合理的营养和增强抗阻、力量锻炼可以促进骨骼强健,与体重或体质指数相比,肌肉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更强。对骨骼健康最有益的运动类型是负重运动和力量训练,比如举、推、跑、跳以及“登台阶”等方式。
平衡能力锻炼对于关节健康以及避免运动受伤有重要作用,是一种锻炼身体平衡能力的运动,对于老年人预防跌倒、防骨折尤其重要。推荐的动作包括单腿站立、平衡垫双脚站立、平衡垫单脚站立等。
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需要
强肌健骨增力量
最后,大家可以一起回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出的健康骨骼核心信息,强化理解:
✅1.营养、运动、晒太阳,有利于促进或保持骨量。
✅2.科学运动防损伤,爱护全身骨骼和关节,保持持续行动力。
✅3.儿童青少年应端正身姿和体态,少久坐多锻炼。
✅4.40岁以上人群应检测和了解自身骨密度,预防骨质疏松症。
✅5.老年人应重视力量和平衡能力练习,预防跌倒、骨折。
供稿:健康教育所
来源:部分来源于广西疾控(本文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)
编辑:甘 煌
校对:王 浩
复审:江光荣
终审:孙 强